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聚焦  > 正文

红棉论坛|以“二次创业”姿态 “再造一个新广州”-世界今热点

日期:2023-07-03 08:30:06 来源:广州日报

近日,广州市委党校、广州市社科联共同主办“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广州市委提出的“二次创业”“再造一个新广州”主题,就实现总书记赋予的使命任务,推动广州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进行深入研讨。


(资料图片)

会议由广州市委党校副校长黄丽华教授主持,中央党校报刊社副总编辑王君琦出席并致辞。广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孟源北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许正中二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何艳玲,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于文轩教授、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锁利铭教授、广州市委政研室王文琦副主任、广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康达华副教授等专家做了主题发言。特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在高质量发展上生动诠释“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

孟源北

广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研究员

习近平主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广州非正式会晤时,不仅高度肯定了广州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而且深刻揭示了广州历史底蕴和发展之理。回望过去,广州能够在1000多年前、100多年前和40多年前保持昂扬状态,处于变革跃进上升期,究其原因,关键在其“理”。这个理就蕴含在“起点”的时代潮流中,蕴含在“打开了”和“蹚出来”的时代精神中。展望未来,广州要继续保持昂扬状态,“再造一个新广州”,形成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点和战略平台,关键是循理而行——“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把握发展“高度”、培育锚定未来的“高质量”动能,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旨归把握发展“深度”、建好强劲有力的“高质量”内核,以新型举国体制为支撑把握发展“强度”、构建协同一致的“高质量”机制,在高质量发展上生动诠释“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以更宏阔的视野、更加自信和坚韧的定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新篇章。

“人民城市”既是城市活力的价值基础,也是技术手段

何艳玲

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依靠谁、城市发展为了谁的根本问题,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当前全球城市格局表现为大都市效应更加明显,城市竞争愈发激烈,从产业竞争、人才竞争到流量竞争。在全新的城市时代,城市发展最大的国情是“三化共时态”,即深度市场化、高速城市化、复杂全球化,其特征表现为时空压缩、问题压缩、挑战压缩,更聚焦在速度、品质以及协同上的建设。广州“二次创业”需要突破固有的结构性约束,以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进行一场以“人民城市”为价值依归和技术支撑的全新变革,从战略性、精准性、协同性三个方面去不断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建议从三个圈层出发:一是世界层面,如何基于复杂治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二是国家层面,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应如何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难题;三是区域层面,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如何实现区域增长极的引领功能。

以“敏捷治理”助力广州超大城市活力提升

于文轩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教授

与城市规模的增长相伴随的是超大城市治理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对传统的以科层制为基础的城市管理组织、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方法带来严峻挑战。面对超大城市高度复杂的治理问题,亟须构建新的理论,探索更加灵活、敏捷的组织形态,推动城市治理转型。敏捷治理的框架包含几大要素,如维持稳定性的同时又可以保持组织灵活的模糊灵敏组织的建立;快速动员利益相关方合作的能力;跨部门合作;自我组织的能力和自组织的养成;复杂性的分解;灵活的基础设施;拥抱变化;充分沟通;信息的开放与共享;容错的组织学习等。敏捷治理不仅仅适合非常态下的治理,它更可以满足风险社会常态化治理的客观要求。敏捷治理对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过程中高效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具有特别的启发意义,融入敏捷治理要素的超大城市不仅是“可以奔跑的大象”,更是可以灵活应对外界快速变化的各种挑战、解决越来越复杂棘手问题的“敏捷灵活的大象”。

“再造一个新广州”既是时代所需,也是历史使命

黄丽华

广州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城市是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对于广州这座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中心城市,进一步激发城市活力,不断提高城市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战略支撑的能力,是城市发展的价值核心和重要使命。以新担当新作为“再造一个新广州”,推动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相互匹配、相互促进,推动千年商都转向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为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贡献广州力量。

“焕新”历史文化街区激发城市新活力

叶平

从化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广州市委党校副处级进修班学员

总书记强调,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同理,城市的发展也需要放在历史过程中去把握其规律。悠久的建城史赋予广州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历史的重要物质载体,承载着城市记忆,也凝聚着千年商都的历史文脉。做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利用,既是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议把广州26片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利用放在城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通盘考量。

聚力“六个新”打造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许正中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二级教授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全新的发展范式。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既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重要抓手,也是新发展阶段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力量。广州的数字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数字技术创新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凸显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是广州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新赛道。在数字经济条件下,广州“二次创业”要推进传统社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大力夯实技术性、制度性和安全性的数字社会基础设施,不断拓展城市创新空间,持续激活数字经济新动能。一是聚力产业协同创新,加快突破“新技术”;二是聚力业态模式创新,培育壮大“新产业”;三是聚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发展“新制造”;四是聚力推进数字赋能,深化拓展“新应用”;五是聚力基础设施支撑,超前布局“新设施”;六是聚力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构建“新制度”。

将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再造一个新广州”的战略支撑

王君琦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副总编辑

以新担当新作为“再造一个新广州”,关键是要立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局,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重大意义和战略考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做出广州贡献。广州要以推进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为引擎,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使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广州要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化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打造更多战略性、创造性、引领性改革品牌,建设创新发展新高地,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强化湾区内中心城市在竞合复杂关系中的战略合作

锁利铭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城市地方政府作为区域治理的主体,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公共事务治理中起着主导作用,其间的合作行为选择是区域治理研究的重要议题。当前,城市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区域合作仍存在一些困境,如区域信息不对称、合作偏好差异导致的协调问题等,尤其体现在中心城市的竞合关系中。但实证分析也表明,中心城市之间的注意力分配偏好与二者的相对竞争水平显著相关,表现为行政区划越邻接、战略区域越集中、行政层级越同质时,越容易产生主动合作的倾向。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其作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拥有国内目前发展最为成熟的城市群,湾区内城市在竞合关系中有条件形成更多战略合作,这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州应在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持续推动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

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再造一个新广州”

康达华

广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广州要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积极把握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基础。一是要以数字化赋能为核心,推动广州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抓住全国首个超大城市数字安全运营中心机遇,抢占数字经济产业链中的制高点和话语权。二是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为方向,增强科技、金融、人才等高端要素的服务功能,形成“科技-产业-金融-人才”的良性循环。三是以《南沙方案》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战略指引,推动穗港澳合作、广深“双城联动”走深走实,促进广州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协调发展,为广州产业转型升级赢得战略空间。

“新”与“老”深度融合筑牢高质量发展数智之基

任欣虹

越秀区委党校讲师

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各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共识和重要抓手。越秀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培育形成信息技术服务业、数字创意产业、生命健康产业等新兴产业集群,以智慧园区、智慧商圈、5G+超高清视频等为切入点推动全区数字化转型,在数字治理、智慧社区建设等方面为全市积累经验。聚焦高质量发展,当前越秀区数字经济发展还存在核心产业动力不足、龙头企业匮乏、产业数字化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应立足资源优势促进“新”与“老”的资源要素深度融合,从优化数字经济环境、增强数字产业效能、加快数产融合进程、强化数字治理优势等方面着手,燃起“二次创业”奋斗激情,健全数字经济生态体系,拓展数字经济发展空间,筑牢高质量发展数智之基。

来源:广州日报理论周刊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静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