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聚焦  > 正文

怀景怀乡怀味·夜读丨行走屈原之路

日期:2023-07-06 18:55:00 来源:新浪湖南

2019年1月11-13日,我受邀入溆浦,参加湖南雪峰山徒步旅游产品开发研讨会,行走屈原之路。

在穿岩山枫香瑶寨举行的高规格研讨会上,Make it China 公司专家Leon先生为与会的湖南省、市(州)文旅领导及行内人员讲述了国际徒步旅游定义、标准及发展情况;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厅长陈献春表示,湖南省文旅厅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湖南省徒步旅行线路布局规划、产品标准和政策措施,在雪峰山打造出国内首条国际标准徒步旅行线路和首个国际标准徒步旅游目的地。

一种旅游新模式,将在神秘雪峰山深处、溆水河边拉开序幕。研讨会结束,与会者兴致勃勃地在屈原曾经到过的地方体验徒步之旅。


(相关资料图)

溆浦这个名字很古老,也很神秘,那是因为这片圣洁的土地与屈原有着不解之缘。屈原被流放到溆浦的一段漫长时间里,这片广阔的空间每天无不呈现在他的视野中;这片圣洁的土地曾经留下他睿智行吟的足迹。神奇的溆水河、巍峨的雪峰山托起了屈原感天动地与日月争辉的一腔爱国忠魂。

行走屈原路,雨雾远远近近弥漫成一袭撩不开的纱幔。心中的《楚辞》,翻开泛黄的扉页,我细细去品读两千三百年前,悲歌慷慨的往事。一面咀嚼《离骚》《哀郢》《怀沙》《涉江》《招魂》等篇章里的经典句子,一面思古情怀如溆水洪流裂岸惊涛,卷起思绪似霜如霰。那些苍凉歌吟里倾诉着怎样辛酸的命运、怎样的辗转求索。冬雨淅沥,沿溆水的脉搏行走,仿如在泽畔,“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长铗陆离,切云崔嵬,衣带当风舞作游龙……一时之间,故楚山河,溆浦弦歌,便栩栩然于眼前、耳边。溆水江畔天问之姿,定格在两千三百年炎黄子孙的图腾之上,一帙厚厚的史册,走出多少泽畔的扼腕而歌者。

国际友人、国、省、市文旅专家、文友一路同行。溆水,曾是一条籍籍无名的河,因三闾大夫到来、行涉、歌吟,便流进了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滋润了汉魏风骨,泽布了唐诗宋词,又何止一列龙舟在昨日与今日的波涛里沉浮、一串粽香于农家缭绕。而今盛世,昨日的伤痛已不须再经历,过去的日子也不必背负,但两千三百年后,烟雨蒙蒙,独有溆水畔忧郁的吟哦如天宇中灰色的云层,依然沉重地压在我的心头,让我的脚步趔趄,攀不上溆水边的高崖。似有灵犀地,菲菲小雨紧随,雨在身边,雨在似近而远的雪峰群山,布下惆怅的帐幔。溆浦的晨昏,在《离骚》韵脚上别具风味。“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滚滚红尘,谁解此情!相去千年,古老诗人屈原的忧伤、痛苦、高洁、奇峻却仍然如此强烈地震撼着我,以至于每到一个他曾经涉足的地方,都舍不得离开。

一行人的脚步行进,雨仍飘着。我的心中填塞了历史与当今,似乎有一分嗟叹与欢喜并驾齐驱到来。我想,一个生于雪峰山、长于雪峰山的人,如果心有感应,都会觉察得到。一路之上,山渐迷蒙,树渐迷蒙,路渐迷蒙,三闾大夫的吟哦也渐迷蒙,每一篇楚辞的出处,每一处行吟的足迹,悬棺的洞痕,都在迷雾中隐现,只有不识愁滋味的蠹虫仍不知在哪一页溆浦山川的经络上饱餐两千三百年前的种种酸辛,发出寒意的琐碎鸣叫。

雨雾中张望前方,《国殇》里的犀甲战车载着腥红暮色,它要去哪儿征战?

群山寂静,溆水肃穆。只有缸缸雪峰山免费凉茶,在一个个前方候着;只有三闾大夫的眼睛,在雾罾里沉默而明亮。故楚方向是心上的漫漫长路。

寂寞狂舞的山鬼也无法医治山中寂寞,溆水渔父是多么孤单。

落日九叹,让群峰谷壑一天天经诵。大招深处,带血的句子,相对于百花、幽兰、青色山峦、峰顶积雪,还有山民留下的古老房屋,如一枚枚篆籀缝在楚言楚语之上。

溆水河——一根楚辞丝线,要为故楚织一件云裳,需要多少积雪与忧怼?

面对茫茫雪峰山,我想卸下心里二千三百年的冰冻,换取万仞雪峰寂寞和沉静,做成秋冬羽衣,早晚加于三闾大夫身上,让他独饮晨露芳香,夕餐霜雪冰凉。“驾八龙之婉婉,载云旗之委蛇。抑志而弭节,神高驰之邈邈。”

《悲回风》的吟诵起了,雪峰山上的云突然抛下提着的雨水,落成刚刚逝去的一场漫天大雪,溆水流域遍野银珠。

雨线下,五色雨“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有幽魅山鬼,深怀爱情,在山雨与楚辞里没有语言和距离。

听着介绍,在屈原之前,国际友人、文旅专家、文友们的脚步也慢了下来。此刻,雪峰山以南,山河隐藏暮霭,冬寒抱紧万顷林海。雪峰山古树茶默默无语,花瑶姑娘要出嫁了,仅有半座雪峰山、楚辞的挑花作嫁妆。岁月、人生、日子在我们的行走里退后,许多人、植物、河流、山脉都在改变模样,只有一部三闾大夫的《离骚》依然是战国时代的忧愁。

在楚辞里行走多年,我已记不起,我是从哪里起步的,却忘不了当年吟过的《离骚》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湘夫人》中的“沅有茝芷兮澧有兰”,《涉江》中“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多少无法留住的时光,总是丢在曾经路过的地方。“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思蹇产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

行走溆浦,继续前往,原来发现楚辞故里就是我在孤独时希望抵达的那个地方,楚辞与文明一如既往地生长,千年不息。

在溆水下游,思蒙一词,就是一个亮色的楚辞地带。曾几何时,在思蒙打量溆水,溆水微澜携满离骚。

行走溆水下游,有建于西汉初期的招屈亭、建于明代的屈原庙、建于清代的三闾大夫祠及现代的涉江楼、桔颂亭、怀屈楼;溆浦古八景的溆水屈儃、芦潭渔唱;以及鹿鸣山、吐钱岩山、明月洞、鬼葬山、三闾滩、正本治、灵均泉、屈子峡、猴子山。

溆水从远处行来,怀揣一个久远故事。“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涉水而入,清清泠泠。往昔俱已离殇,而未来浩浩汤汤,不可停歇。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而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读《涉江》句,比照眼前景:“屈子峡”和“思蒙丹霞”,内心的触动如溆水波涛。

路异常艰难,雪峰山的领路人却敢迎难而上,带领大家挑战一个个困难。溆水边,一座座山头,悬崖峭壁,栈道凌空,幽谷纵深,一不小心就会坠落绝境。战场、驿道、纤行、船航,二千三百年之前的样子,仿佛清晰可见。

将目光收回,看今日的人,今日的花,和今宵的纷纷小雨。夹岸竹树无际无边,蒹葭苍苍,鸟鸣啾啾,足迹杳杳。人在这一刻,显得如此安静,而又如此通畅,如此爽朗。幸运的是,做了眼前人、画中人与梦中人,做了一回,三闾大夫的同行者。我在溆水河边读水,沿弯弯曲曲的小径上行,步入冬季深处,画之深处,水色深处,楚辞深处。仿佛永远走不完,随处都是心灵的原乡、诗意的故里。

宋人黄伯思在《东观余记·校定楚词序》中说:“屈原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为楚辞”。

溆浦方言的“水”即“舟”,“青”为“苍”,“乱”为“玩”……将这些方言对比楚辞,战国时代的华章竟然神奇地与现代溆浦话完成了暗合。

中国屈原学会原会长汤炳正说:“进入溆浦地域,在思想意识上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仿佛时时都看到屈原彷徨伟大的身影。”溆浦作为屈原流放地和《楚辞》的取材地,其风俗、信仰、方言、风景、气候、地理、物产中无不呈现出《楚辞》的古风古韵。

正是有了这一层原因,溆浦的端午节,隆重、执着、热烈、奔放。自东汉初以来,溆浦就有过两个端午节,农历初五为“小端午”,十五为“大端午”。《溆浦县志》载:“东汉初,马伏波征五溪蛮,令五日(即五月初五)进兵、士卒有难色,伏波曰:端午佳节,蛮酋义醉、巢平之,乃于十五日犬响士卒,遂名曰大端午,至今仍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东汉时代,溆浦人对端午的重视以及对屈原的热爱。两千多年来,溆浦的两个端午节一直延续,每年的端午节庆长达十天。这期间,龙舟演练、包粽子、走亲访友,成为了一个根植于每个溆浦人骨髓的传统节日。

溆浦龙舟竞渡,是溆浦端午佳节的重头戏。《湖南通志》记载:“龙舟竞渡,最早始于武陵”。溆浦龙舟竞渡,还保存相当多的原始习俗,分大河(沅水)和小河(溆水)两种不同风格的龙舟和不同竞赛形式。大河龙舟,是我国境内最长最大载人最多的龙舟,它是专供比赛用的龙舟,有专供停放龙舟的“龙船亭”。每年的龙舟竞渡观众多达十几万人,其声势、规模及时间之长都是空前的。赛前的“祭龙”,造船前的“偷料”,比赛时的“抢水”、“抢鸭”等习俗源远流长。大河龙舟曾多次参加岳阳国际龙舟表演赛,并获得中外观众及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小河龙舟也一样的热闹而隆重,时间也是从五月初五下水,一直闹到五月十五龙舟上岸。

立于溆水下游,定定地盯着江面,仿佛看到,一长绺龙舟竞发于河水,满河兴奋的眼神,被一尊尊昂起的龙头和一闪闪飞快的桨影牵住。河面滚动着豪情的铿锵呐喊,溆水波浪在急促地后退。河岸兴奋出一串串汗水与欢声笑语,龙舟上每一喘粗重的呼吸,被一棰棰鼓点激活、窒息,而后又爆发,炸响虎啸龙吟的震撼,雪峰山也为之回声嘹亮,下游的沅水躁动起来。

溆浦端午,粽子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就粽子的外形和原料上来看,也与各地不同。它有长约一市尺的枕头粽,也有船形棕、背儿粽和三角粽,原料除用上等糯米外,还有溆浦产的黄麦、玉米、高梁、小米、绿豆、红豆、茹米等多种。溆浦的粽子里面都有馅,馅的原料有腊肉、鲜猪肉、猪肠以及陈年腊肉骨头伴五香粉作成。蒸熟后,粽香四溢,美不可言。

走进一户溆浦人家,我似乎看到,虽然是冬天,一只只粽子如楚辞,笑逐颜开地端坐于桌子中央,恭候着一个新端午徐徐到来。碧绿的外衣,油亮细腻,裹紧历史烟云。我的目光穿透粽叶,打量岁月,溆水也暂时停止了流淌。我分明感觉到,广袤的溆浦大地,粽香氤氲,糯米、腊肉、黄麦揉成的诱惑,使口水失去了应有的矜持。一时间,溆浦香粽,左右了我的思绪,我彳亍的脚步,也烙上了溆浦雄黄与草碱的味道。

由于溆浦端午节时间长,因此是走亲访友、结婚定婚的大好时机。这段时间里走亲访友,必带的礼品除了粽子外就是鹅和鸭。挂艾叶、青蒲、戴石榴花、吃雄黄酒、缠五色丝等古风俗仍在溆浦端午佳节流行。端午期间,溆浦的傩戏、辰河戏、木偶戏、山歌对唱、高山号子等一一上演,溆水流域欢声笑语,盛况空前。

攀登,船行,雪峰,溆水。

《九歌》,《九章》,《天问》,《离骚》。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用这句话道出了自己一心为国的志向以及楚国路途的艰难与长远。而他自己的路,也是一条坎坷长路,但无疑,亦是忧国忧民之路。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渺渺宇宙,灿烂星空,当我抬头仰望之时是否还能寻找到那位伶仃的身影?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在我心目中,屈原是高尚的。为了心目中那个美好的楚国,为了自己的不悔追求,他宁可选择流放,也不选择苟且,因为他对这个国家爱得热切,爱得深沉。

受某种力量的牵引,我们一行以跋涉者的身份,用崇敬和缅怀来深度丈量屈原之路,丈量屈原曾经的苦难与幸福,丈量屈原历经的曲与直、生与死、家与国之情怀。一步一步丈量,我感觉,铮铮铁骨化作绿水青山,战国的烽烟早已消散。在溆水旁,我想捉住一缕铿锵之风,问一问屈原的去向,听一听离骚长路的故事。我想厘清,二千三百年前的三闾大夫,是以怎样的执着,踏破故楚三千里路云和月,用热血和生命,在华夏大地谱写爱与恨的篇章。

我隐隐地感觉,涉江楼、桔颂亭、怀屈楼,三闾大夫坐在那里,坐成一尊尊雕像,一尊千古文人风骨长存的雕像,刚毅,矍铄,健朗和峭拔,二千三百个春秋在他的体内,不断耕耘和播种、不断吟哦与攀登,他的热血如溆水般奔腾,他的思想如雪峰山一般崇高,他的骨骼撑起蓝天,他的思绪与笔触囊括山川万物。

行走明月洞、鬼葬山、三闾滩、正本治、灵均泉、屈子峡、猴子山,回眸,往尘如烟,溆水边,那个忧伤的屈原,神一样的人,人一样的仙,“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满身洁净,满腔坚贞。

屈原,出生于贵族,本可以过着锦衣玉食、凤子龙孙的生活,但是这必须有个大前提的,那就是妥协,甘于自己的贵族身份,向世俗妥协,向大势妥协,向平庸妥协,向奸邪妥协,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屈原的生辰与众不同,名字也是得天独厚,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生辰和名字正符合“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天地人三统。故其《离骚》有云:“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是屈原选择的宿命,也是悲剧人生的预期。事实上,为了国家,他不但没有妥协,还在朝庭之上,大胆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可叹楚怀王之庸,更恨伯庸之奸。如此先贤,却被小人所谗;如此先贤,却被怀王所远!

我突然有种奇怪的恍惚,四周的群山如城市楼宇一般向天空伸展,接近云层的楼顶弯着腰俯视细长的溆水,溆水上一叶扁舟缓缓行驶,我担心山腰过度佝偻,会折断历史的沉重。

在溆浦大地,我不能停下行走。脚踩一路的宁静,让一些心情遗落下来,陪伴一枚溆水边的卵石。或许还会掺杂爬满崇敬的迷思,等待在一张洁白纸上,长成楚辞一样的诗行。在溆水边行走,心中冒出的每一粒文字都是种子,透过坚硬的种皮,里面有一颗奋不顾身的心。

▲原载《怀化日报》2023年6月27日05版

来源:怀化日报  

标签:

推荐